談祠堂文化:為什么要有祠堂?
信息來源:趙氏宗親 添加日期:2019-11-24 點擊量:2978
祠堂作為文物建筑,承載了諸多歷史、人文、科學、藝術、建筑、民俗等信息,是我國珍貴歷史文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近幾十年來,祠堂的文物價值得到了更集中的關切,全國及各省市都將祠堂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,且成為迅速增加的文物保護單位。
在很多祠堂的墻壁上,往往掛有“家訓”、“族規(guī)”、“家法”內(nèi)容的牌匾,它包含了以“忠信孝悌”為核心的中國傳統(tǒng)倫理道德。其中有些如“君臣父子”、“三從四德”等封建思想,是屬于我們需要批判的封建糟粕,但有些內(nèi)容,如敬長老、孝父母、友兄弟、尊師長、睦近鄰、崇儉樸、恤孤寡、戒淫逸、戒奢侈、禁賭博等倫理規(guī)范,包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傳統(tǒng)美德,對今天形成“愛國守法、明禮誠信、團結(jié)友善、勤儉自強、敬業(yè)奉獻”的基本道德規(guī)范也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。
一、祠堂是什么呢?
祠堂是舉行祭祀的建筑場所,是我們追慕先祖的地方。有子曰:“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!”意思是根深才能葉茂,祠堂澆灌家族的根,澆灌祖宗,禮敬天地。這就是祠堂在深層次的自然實質(zhì)意義。
二、祠堂的出現(xiàn)
在宋以前,華夏守禮延續(xù)的是禮經(jīng)。宋代的時候,因為時間相去久遠,三代之禮的延續(xù)有很多已經(jīng)不適合那時候的要求了。所以朱子根據(jù)當時情況重新制禮。這就是《朱子家禮》中提到的:
三代之際,禮經(jīng)備矣,然其存於今者,宮廬器服之制,出入起居之節(jié),皆已不宜於世,世之君子雖或酌以古今之變,更為一時之法,然亦或詳或略,無所折中,至或遺其本而務其末,緩於實而急於文,自有志好禮之士,猶或不能舉其要而因,於貧窶者,尤患其終不能有以及於禮也。
意思是,隨著時代變化,禮也應該隨之而變。三代之禮雖然完備,但是很多節(jié)文已經(jīng)不適合現(xiàn)在的時代了。當時的飽學之士雖然根據(jù)三代之禮以及現(xiàn)實情況進行了酌情的變化,但是詳略不一,沒有一個比較折中的方案進行普及推廣,甚至有的忽略了根本而逐末,或者不重視內(nèi)在之實而只重視外在節(jié)文。從而導致有志好禮之士,不能列出要點而遵從。貧困的人,憂患自己終老去世之后沒有可以遵從的儀文以符合禮。
是以嘗獨究觀古今之籍,因其大體之不可變者,而少加損益於其間,以為一家之書。大抵謹名分、崇愛敬,以為之本。至其施行之際則又略浮文務本實,以竊自附於孔子從先進之遺意。誠愿得與同志之士熟講而勉行之。庶幾古人所以修身齊家之道,謹終追遠之心,猶可以復見,而於國家所以崇化導民之意,亦或有小補云。
于是朱子遍覽古籍,遵循大原則這些不能變得。而進行損益。大體以誠敬,忠恕之道的原則,以為禮之本。在實行的時候既能體現(xiàn)禮之文而又能重本務實。從而達到修身齊家,慎終追遠,以及教化民眾的意義。
在三代以前庶人(普通老百姓)是無廟的,而朱子于此時明確提出了“祠堂法”。這就是祠堂正式的起源了,從此祠堂開始正式出現(xiàn)在人們的生活中,并且其重要意義一直影響至今。
三、有關祠堂歷史的演變由來
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里,家族觀念相當深刻,往往一個村落就生活著一個姓地一個家族或者幾個家族,多建立自己的家廟祭祀祖先。在日本祠堂也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,這種家廟一般稱作“祠堂”,其中有宗祠、支祠和家祠之分?!办籼谩边@個名稱最早出現(xiàn)于漢代,當時祠堂均建于墓所,曰墓祠;南宋朱熹《家禮》立祠堂之制,從此稱家廟為祠堂。當時修建祠堂有等級之限,民間不得立祠。到明代嘉靖“許民間皆聯(lián)宗立廟”,后來倒是做過皇帝或封侯過的姓氏才可稱“家廟”,其余稱宗祠。
祠堂除了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,還具有多種用處。祠堂也是族長行使族權的地方,凡族人違反族規(guī),則在這里被教育和受到處理,直至驅(qū)逐出宗祠,所以它也可以說是封建道德的法庭;祠堂也可以作為家族的社交場所;有的宗祠附設學校,族人子弟就在這里上學。正因為這樣,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規(guī)模大、質(zhì)量好,越有權勢和財勢的家族,他們的祠堂往往越講究,高大的廳堂、精致的雕飾、上等的用材,成為這個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種象征。祠堂多數(shù)都有堂號,堂號由族人或外姓書法高手所書,制成金字匾高掛于正廳,旁邊另掛有姓氏淵源、族人榮耀、婦女貞潔等匾額,講究的還配有聯(lián)對。如果是皇帝御封,可制“直篤牌匾”。祠堂內(nèi)的匾額之規(guī)格和數(shù)量都是族人顯耀的資本。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桿石,表明族人得過功名。一般來說,祠堂一姓一祠,舊時族規(guī)甚嚴,別說是外姓,就是族內(nèi)婦女或未成年兒童,平時也不許擅自入內(nèi),否則要受重罰。
追溯歷史的沿革,解放后特別是60年代那場史無前例的運動,農(nóng)村的老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爛或改造成了辦公場所等。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譜等皆被焚燒破壞,后世之人不知祠堂為何、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。
四、目前現(xiàn)存祠堂的文化及其狀況
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,每個宗族姓氏都有自已家氏的祠堂,只不過大姓有權人家的祠堂建得豪華氣派;而小姓人少建造的祠堂則簡單。祠堂在文革之前,每一個縣域完好祠堂據(jù)不全統(tǒng)計也有幾十座,而這些原有的祠堂因歷史上數(shù)次動蕩和歲月侵襲,或在“文革”后被拆除重建學?;蚪Z站等,留下來的已經(jīng)很少了。
祠堂的規(guī)格不等祠堂有三進五開間,白墻青瓦,流檐翹角,也有三進多開規(guī)模這宏大的,點地幾十畝題匾高高懸掛,雕刻著龍、虎、麒麟等吉祥物的石灰?guī)r石鼓分立在門的兩側(cè)。多數(shù)高規(guī)格祠堂建筑為木質(zhì)結(jié)構(gòu),有精美的木雕栩栩如生。一色青磚砌成的山墻氣勢恢弘,上百米之長,近6米高,看不見一絲歲月侵襲的痕跡,墻釘顆顆可見,墻的側(cè)門上方石刻“紫氣東來”四個大字流暢醒目。建造祠堂的古人有消防意識,在祠堂空曠的廣場的上有水塘等配套建筑,可惜一大部分先后毀于歷史上的多次動亂戰(zhàn)火。
解放后祭祀祖宗被當作一種“封建事物”廢除了,舊時的宗祠成了教書育人的學校,繼續(xù)為家氏子孫造福,培育了一代代族氏后人。
五、祠堂保護采取的幾點措施
如今,大多數(shù)宗祠、年入失修出現(xiàn)殘破的痕跡,無人正常看管(因為沒有經(jīng)費發(fā)工資),這就迫切需要文物部門牽頭調(diào)查、論證,或出資進行一次大的修繕,還祠堂本來的真正面目,使祠堂長久的保存下去。老祠堂雖然“貴”為文物,但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護性措施,拿出具體的意見或建議,撥出一定的保護經(jīng)費修繕費,只是讓保護工作停留于口頭上而沒有實質(zhì)性的“內(nèi)容”是無濟于事的。當前,分布農(nóng)村的老祠堂反映了這個地區(qū)鄉(xiāng)村文化和古建筑特色,特別是一些始建于明清的祠堂更是寶貴中的文化遺產(chǎn)。近年來,一些鄉(xiāng)鎮(zhèn)、街道、姓氏家族有組織的開始重修祠堂,過去的老祠堂的風格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被改變甚至被破壞,應引起有關文物部門重視。人們呼吁,重修老祠堂時應注重保護它原有的風格,修舊如舊,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是一件都不能少,這是它的歷史價值體現(xiàn),也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(chǎn),作為后人一定千方百計加以保護,這是歷史賦予的光榮責任。
1、建立古祠堂長效保護與管理機制。上級文物部門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,每年對現(xiàn)存的祠堂進行一次調(diào)查摸底,要建立和完善各種保護管理制度,祠堂中各種物品要逐件登記造冊,做到有圖片和文字記載,有編號,有專人保管,方便人們的查閱。
2、建立看管與居住配套制度。有一定生活經(jīng)驗的人都知道,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不管是古祠堂、或是那些古民居、古屋類的建筑最怕的就是無人居住,因為長期不住人,不透光線,屋內(nèi)潮濕,對屋內(nèi)和設施有較大的朽蝕作用。沒人住的房子會因缺乏人的照看而縮短壽命,而有人居住的房子,反因有人居住而被悉心照看和護理而延長壽命。因此,有專人看管和長期居住祠堂內(nèi),對老祠堂的保護起到重要作用。
3、改建、維修祠堂必須維持其原風格。要使歷史珍貴文物不遭受到肆意破壞,族親們的關注最為有效,可在道路要道口或祠堂周圍要建立永久性宣傳牌,積極宣傳文物保護知識和意義,讓全社會關注愛護祠堂文物,文物部門要在保護歷史文物原貌的前提下,提出合理化的維修建議,各級政府也要出面協(xié)調(diào),落實相關資金來源,采取多方籌集的辦法:一是主管文物部門撥一點,二是地方政府支持一點,三是祠堂姓氏的族親老板們贊助一點,保證祠堂看管和維修有充足的資金。
4、加強與旅游部門合作,開拓旅游景點。對古祠堂文物要面向游客開放,這樣做一舉兩得,既可收取部分費用,作為祠堂的維修資金,又可讓更多的人的了解祠堂豐富的文化底蘊,憑吊古跡,日月生輝,把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不斷發(fā)揚光大,代代相傳。
祠堂,不單是維系海外鄉(xiāng)親與本土血緣關系,同時也是給鄉(xiāng)親以及所有后代子孫了解祠堂文化,了解當?shù)匚幕l(fā)展史的一個重要載體。祠堂,可以說就是一個民俗博物館,又可以說是一部家族變遷史。
傳統(tǒng)中國人對于宗祠的感情,樸素、淳厚,無可扼制,無法割裂。無疑,宗祠是傳統(tǒng)中國人心中血緣崇拜的圣殿,是靈魂皈依所在。是宗族血脈所系,也是宗族盛衰的標志。興旺的家族,四時祭享、香火不斷;衰敗的宗族,祠堂殘頹,香火斷絕。它以血緣為基石,以親情為紐帶,穿越漫長的時空隧道,使后人保持著與祖先心靈的溝通。在以血緣為坐標的宗族關系中,祠堂是尊祖敬宗的聯(lián)結(jié)點。讀懂了祠堂,也就讀懂了宗族文化的真諦。
朱熹在《家禮》中規(guī)定:"君子將營宮室,先立祠堂于正寢之東。"而且,"或有水盜,則先救祠堂,遷神主遺書,次及祭品,后及家財"。在朱熹時期,祠堂被視為高于一切,為家族命運之所系,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。正因為這樣,名宦巨賈,豪門望族,均建祠堂,以顯其本,以祭其祖。宗法、血緣觀念也應運得以強化??梢哉f,每一座祠堂背后,都凝聚著世世代代許多人的情感。這種情感天長日久,延伸成為一種文化,一種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。
我們現(xiàn)在提倡的良好家風,實則就是祠堂文化的流轉(zhuǎn),家族文化的延伸。曾國藩的田園思想就是基于保存曾氏家族的理想,這種思想非常接近孔夫子的家族制度。曾國藩身居顯要,而其致子侄輩的家書中,殷殷切切的,皆是戒奢戒侈的勸導。在一封家書中他寫道:"家中種蔬一事,千萬不可怠忽。屋門首塘中養(yǎng)魚,亦有一種生機,養(yǎng)豬亦內(nèi)政之要者,下首臺上新竹,過伏天后有枯者否!"他所以有此等勉勵樸素勤勞之勸告,是因為他從心底希望家族壯大繁榮。曾國藩以為:大抵仕宦之家,子弟習于奢侈,繁榮只能延及一二世;經(jīng)商貿(mào)易之家,勤勉儉約,則能延及三四世;而務農(nóng)讀書之家,淳厚謹飭,則能延及五六世;若能修德行,入以孝悌,出以忠信,則延澤可及七八世。樸素能令家族繁榮持久,又何嘗不能令國家繁榮持久?
家族文化是中國宗祠文化的呈現(xiàn)。家族文化縮小了就是小家文化,放大了就是民族國家文化,祠堂是家族文化的支點所在,所具備的尊敬先人、崇揚賢德、教化后人、凝聚人心的作用,與建設和諧社會一脈相承,不謀而合。家和則國和,族興則國興。祠堂里的祖訓族規(guī),那些教人學好向善、愛國興家的內(nèi)容,是具有永恒的價值的。
|